解析腦部疾病關鍵蛋白
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密切相關的蛋白: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的硝基化聚集物具細胞毒性,這為突觸核蛋白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 Mol Cell Biol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赫榮喬研究員,其早年畢業于瀘州醫學院,1994年曾在英國劍橋大學MRC,Bristol大學等處從事研究學習,其研究組主要研究方向是人類神經Tau結構與功能研究,除此之外還開展了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基因調控的研究工作,在視覺系統發育,眼睛極性的形成方面獲得了一些有意義的結果。
α-突觸核蛋白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突觸前表達的可溶性蛋白,帕金森病、路易體癡呆和多系統萎縮是以細胞內α-突觸核蛋白沉積為特點的腦部疾病。這種蛋白在各種生理,環境因素的影響下異常表達和聚集,通過一系列的氧化應激等生化反應,產生了對神經元的毒性作用,從而參與了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因此對于這一蛋白的分析研究也是解析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關鍵所在。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α-突觸核蛋白的硝基化聚集物具細胞毒性,這種硝基化可以導致a-synuclein錯誤折疊,形成具有神經細胞毒性的聚集物。該成果闡釋了硝基化α-突觸核蛋白錯誤折疊聚積產物引起細胞死亡的分子機制,為突觸核蛋白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此之外,近期來自德國、美國與加拿大的一項聯合研究顯示帕金森病、多系統萎縮和路易體癡呆癥患者,腦脊液α-突觸核蛋白濃度低于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患者。
腦脊液α-突觸核蛋白和tau蛋白值可以從其他疾病患者中很好地區分出突觸核蛋白病患者(P<0.0001,曲線下面積[AUC]=0.908)。在尸檢證實的患者中,腦脊液α-突觸核蛋白可區分路易體癡呆與阿爾茨海默病(P=0.0190,AUC=0.687);在驗證隊列,腦脊液α-突觸核蛋白可將帕金森病和路易體癡呆與進行性核上性麻痹、正常壓力性腦積水以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進行區分(P<0.0001,AUC=0.711)。腦脊液α-突觸核蛋白濃度等于或低于1.6pg/μL對于帕金森病的診斷,敏感性為70.72%,特異性為52.83%。該值對于任何突觸核蛋白病的陽性預測值為90.7%,陰性預測值為20.4%。